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,小学生心理学
作者:耿爽
从四年级开始有学生作文的要求,最开始的作文就是记叙文。记叙文通常它的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六要素,时间,地点,人物,事件的起因,经过,结果。
首先呢,我们先说明白时间,地点,人物。 然后这个事件,通常是围绕着这个人物”我”(或是其他人称,小明,小丽等)发生的事情,或者这个人物所见,所思所想所做的事情。 那在这一个事件里面呢,我们要着重地写一到两处感受也好,还是细节也好,这样才能让这个作文丰富饱满起来。
举个例子,
星期天的中午,妈妈让我把炖好的鱼,给爷爷奶奶送去。爷爷奶奶就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另一个楼里。我拎着饭盒蹦蹦跳跳的往奶奶家走。 路上,有一只流浪猫好像闻到了鱼的味道,一直跟着我喵喵喵的叫。我蹲下来和小猫咪玩儿了一会儿,但是它始终闻着我的饭盒,围着我的饭盒叫。看来它饿了很久了,我就打开饭盒。拿出了一块儿鱼肉喂它。看着它吃的津津有味,心满意足的样子,我也非常高兴。蹦蹦跳跳的往奶奶家走去。
在这个小作文中,如果要增加个人的真情实感,比如说孩子在给流浪猫喂食的时候有没有心理活动?启发孩子去思考想象当时自己的这种思想活动,比如说说会不会担心被妈妈或者奶奶责怪。呃,再比如说,到了奶奶家以后,跟奶奶说,或者回家以后跟妈妈说起这件事情,妈妈和奶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?建议,鼓励孩子,支持孩子的做法,肯定孩子的做法,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上增加善良,乐于助人,爱护小动物这样的情感。
在记叙文中,事件并不是要平铺直叙的描述,一个简单的事件要侧重地去突出一两点的描写。比如说如果低年级那,就描述这个小猫吃的津津有味,心满意足,这是一种强调。 还有一种就是“我”的感受,我看到小猫吃的很满足,我也很满足,很高兴。如果再深层次的,就像刚才说的加入一些个人的情感,比如说有没有担心,回到家里之后被责备?妈妈或奶奶家里人是什么样的态度?这些都可以,就是在强调的描写。这就是一个完整,一个丰富,一个生动的一个事件。
好,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,
一、记叙文的有六个要素,时间,地点,人物,事情的起因,经过,结果。那在事情的这个过程当中,要突出一两点进行重点的描写,增加这个事件的深度进行生动刻画。可以是个人的感受,也可以是情节的细节描写。
二、在写作文当中呢,尽量鼓励孩子去感受去认知,去思考自己的心情、想法和感受,包括启发孩子对真,善,美的感受。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温暖的,人见人爱的小朋友
好,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。
这个世界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!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