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的病程及预后(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资料)
抑郁障碍平均起病年龄为 20~30 岁,从起病到就医接受治疗的时间平均为3 年。女性多于男性(约 2:1),且女性有阳性家族史者是男性的 2 倍。抑郁发作的平均病程为 16 周(中位数为 24.3 周),90%的患者抑郁临床表现为中等严重程度或重度,严重影响其日常功能活动。抑郁发作治疗后痊愈平均需要时间约为 20 周,若不治疗,病程一般会持续 6 个月或更长。经抗抑郁治疗,大部分患者抑郁症状会缓解或得到显著减轻,但仍有约 15%者未达临床治愈,复发率约为35%。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半数患者不再复发,但 3 次发作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,则今后的复发风险几乎是 100%[11-13]。
抑郁症状缓解后,患者一般可恢复到病前的功能水平,但有 20%~35%的患者会有残留症状和社会功能或职业能力的影响。如果患者持续存在抑郁症状,但 达不到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应考虑为部分缓解。抑郁症状残留会增加复燃和复发 风险,其中焦虑和躯体症状是最为突出的抑郁障碍残留症状。
自杀企图和自杀死亡是抑郁障碍的最严重后果,即抑郁患者发生自杀企图或自杀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。1 项大于 10 年的前瞻随访研究证实,抑郁障碍的自杀率约为 4%~10.6%;meta-分析资料也显示,抑郁障碍的终生自杀风险为6%,而过去的资料一般认为 10%-15%,目前看来是高估了抑郁的自杀风险[14]。一般认为,抑郁患者发生自杀企图或自杀的风险与年龄、性别、社会环境变化, 以及抑郁严重程度相关[11-13]。
内容来自: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