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M-5 抑郁障碍分类简述
DSM-5 关于抑郁障碍诊断分类简述
DSM-5 中抑郁障碍包括破坏性心境失调、抑郁症(包括单次、反复发作)、持续抑郁障
碍(心境恶劣)、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、物质和(或)药物导致的抑郁障碍、由其他躯体问
题引起的抑郁障碍、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、非特定的抑郁障碍 8 种亚型。DSM-5 在抑郁症中
增加了很多伴随症状,如伴焦虑症状、伴混合特征、伴忧郁特征、伴非典型特征、伴与心境
一致的精神病性特征等。
破坏性心境失调是 DSM-5 中新增的一种疾病亚型,核心特征为慢性、严重的持续易激
惹。患者在 10 岁前起病,多为 6-18 岁,这些儿童进入青少年或成人期后,大部分发展为抑
郁障碍而非双相障碍。这类患者常见各种共病,但若患者同时符合双相障碍,则只诊断为双
相障碍;若同时符合间歇性暴怒障碍或对立违抗障碍,则只诊断破坏性心境失调。
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经典亚型,特征为持续至少 2 周的发作,包括情绪、认知及植物
神经系统显著的变化。DSM-5 中根据符合诊断症状的项目数、症状的严重程度、功能损伤程
度、有无监测的必要以及伴或不伴精神性表现将抑郁症分为轻、中、重,这与国际疾病分类
(ICD)-10 接轨。
DSM-5 将心境恶劣障碍和慢性抑郁障碍合并为持续性抑郁障碍。诊断标准要求成人病史
持续 2 年以上,儿童和(或)青少年持续 1 年以上,符合食欲紊乱、睡眠紊乱、精力不足和
(或)疲劳、自卑感、注意力和(或)决策力差以及绝望这 6 条症状中 2 条以上的症状。
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是 DSM-5 中新增的另一种疾病亚型。目前认为已有足够循证医学
证据支持,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抑郁障碍的亚型。
抑郁障碍异质性大,临床科研中必须针对不同亚型患者样本,这样才能获得科学合理
的研究结果。DSM-5 推荐使用患者健康问卷(PHQ-9)量表作为抑郁严重程度的评估工具。
PHQ-9 仅 9 个条目,信效度好,更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常规使用。PHQ-9 提供了量化指标,既
可用于跟踪评估抑郁严重程度、为抑郁障碍治疗提供了调整策略与方案的客观依据,又可用
于普通人群的抑郁障碍筛查。DSM-5 工作组对精神疾病诊断一致性的现场调查显示,抑郁障
碍诊断的低信度情况没有改善。然而,与 DSM-Ⅳ比较,DSM-5 外延变宽,内涵变细,DSM-5
中这些变动对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有益。
内容来自: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