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从家庭和社会角度分析抑郁症的特点及对治思路
本节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:
1、家庭社会因素可能是抑郁症病因的一部分;
2、抑郁症容易被家庭忽视或误解,如何对治?
3、抑郁症可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,如何减少?
4、良好家庭关系,对治疗抑郁有巨大的作用。
一、家庭和社会因素可能是抑郁症病因的一部分
抑郁症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公认的病因涵盖了生理、心理和社会三部分,至于确切地致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。
社会因素包括当前的家庭、婚姻状况、亲密关系状况、经济状况等;
原生家庭的影响因素,包括成长经历、教育模式、儿童时代的心理创伤等;
人际关系因素,还有工作压力、学习压力、重大的生活事件等,这些都属于社会和家庭因素里影响抑郁症的重要因素,这里的每一部分或者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抑郁症致病因素的一种。
对治:
了解抑郁症病因的主要意义在于,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过程当中,或者在临床治愈以后,要针对病因做相关的心理因素调整,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,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。心理问题的解决,对于减少抑郁的复发,会产生极大的影响,从非常大的程度上减少复发的几率。同时,家庭和社会因素,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治疗和康复的同时,要重视修复、重建社会支持系统,这一点我们在第十三节课的时候会做专门的介绍,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,有助于减少抑郁的复发,如果有过一次以上复发经历的患者,更应该重视这一点。
二、抑郁症容易被家庭忽视或误解
抑郁的某些症状,例如,没有活力,不想动,有的患者就是想躺在床上,什么都不想干,对什么都没有兴趣,这些情况,最容易被误解为是懒惰,不思进取; 情绪低落,自责,自罪,自我评价过低,这些症状, 容易被误解成想不开,过于内向,不自信,等等...这些误解,都是普通人以常识角度,把抑郁患者当成健康人去看待造成的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这种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抑郁症既是一种生理疾病,也是一种心理疾病,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这些,不了解它既有心理变化,同时,也有生理方面的很大的变化,而且,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,并不是说情绪或者想法想不开那么简单,因此这些片面的想法,造成了对抑郁症的很多误解。
做为抑郁症患者自己,尤其是有过复发的郁症患者,自己先要意识到,上面提到的一些症状,如高兴不起来,没有兴趣,自责,总是感觉到劳累,不想动,这些症状都是抑郁症的症状,而且是典型的症状。在有这些症状的同时,自己的认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,自己对于外界事物的应对模式,对人际关系的应对模式也会受到影响,甚至会有一些损害,自己的身心可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,比如说自己总是感觉心烦,胡思乱想,会变得敏感,容易暴躁,这个时候,就像是隔着大雾去看风景一样,实际上是看不清的,对于外界事物认识也是有误差的,这个时候的这种状态不是你自己本来的样子。
这种情况,有过一次抑郁症发作又康复了的这些朋友都会有体验,会有所体悟,就是当你远离了抑郁之后,那些抑郁时候的感受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抑郁时很难做到的事情,比如说起床、运动、调整情绪,比如想让自己变得自信,在康复之后,这些都是很容易的事,很正常的事情,很轻松就能做到,根本不在话下的。但是,抑郁症的治愈需要一个过程,需要吃药,需要休息,可能需要一些方法,这个过程有一个规律性的路径,自己没法逾越,只能慢慢的从里面走出来。
对治:
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家人,并不是我变了,而是我病了,这种病叫抑郁症,他是心理疾病,是情绪障碍,没错的,但同时,它也是生理疾病,和身体的疾病一样,这是我自己无法克服的,也是靠意志没法对治的。这个时候并不是我自己不想好,只是我自己暂时做不到。因为抑郁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。
抑郁症与很多因素有关,谁都可能会得这种病,这无关意志是否坚强,是否有